第2章

此刻的我,就站在葉辭安的身後。


少年負手而立,身形如玉。


 


像極了從畫中走出的翩翩公子。


 


望著他孤寂又落寞的身影。


 


似曾相識的感覺再次席卷而來。


 


我在想。


 


倘若此時,我問上一句:「我們以前是不是見過?」


 


葉辭安會如何回應。


 


當然,我終究是沒能說出口。

Advertisement


 


以什麼立場?


 


又用何種身份?


 


我想不出。


 


我平日隨性而為,玩鬧調侃的話張嘴就來。


 


可這般近乎搭訕的話,面對葉辭安,我竟開不了口。


 


我們離得很近,我甚至能聽見他強有力的心跳。


 


但又那樣遙遠,他眼底暗藏的情愫我始終看不真切。


 


不知為何。


 


恍然之間,內心仿佛有什麼東西碎成了粉末。


 


我從未像現在這樣羨慕過阿姐。


 


被人放在心尖上喜歡著。


 


真幸福啊。


 


我想。


 


8


 


阿姐出嫁這天,葉辭安也來了。


 


他身著紅衣錦服,玉帶束腰。


 


不知道的,還以為是他娶親。


 


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視線不經意交匯。


 


隻一眼,便再看不見旁人。


 


直到他跟隨隊伍踏進院中,我才堪堪找回些思緒。


 


這場面,我很熟。


 


抗旨—搶親—私奔。


 


俗稱【玩命一條龍。】


 


話本裡都是這麼寫的。


 


我慌慌張張跑去阿姐的閨房。


 


氣喘籲籲話都說不利索。


 


「搶親?」阿姐掩面大笑:「葉辭安同你說的?」


 


我猛灌了口茶水,一屁股蹲到凳子上。


 


那倒不是。


 


我還沒來得及和他說話。


 


自生辰那日城外一別,我們已有一月未見。


 


確切地說,是我找各種理由推拒了他每日的邀約。


 


情海無邊,回頭是岸。


 


我得懸崖勒馬,守好自己的心。


 


但今天這個日子他到我們家來。


 


這不就很明顯了嗎?


 


我若有所思,遲遲未作聲。


 


阿姐猶猶豫豫問道:「他可有交代過,當初為何會出現在春月樓?」


 


啊?


 


我反應了一秒鍾。


 


「自然是因為,阿姐你傷透了人家的心啊。」


 


還能為啥?


 


我不明所以。


 


阿姐連連搖頭,哀聲嘆氣。


 


上喜轎前,阿姐俯身在我耳邊留下兩句話。


 


「春月樓那天,應是17人。」


 


「我與葉辭安並無關系。」


 


……


 


這一天,阿姐滿臉幸福嫁入東宮,成為人人豔慕的太子妃。


 


這一日,我望著葉辭安漸漸遠去的背影,笑得無比開心。


 


我承認。


 


我喜歡葉辭安。


 


或許是,初見時他的那句【來日方長】,說得太過認真。


 


又或許是,他無意系在我腕間的那根紅繩,勾起了我的少女情思。


 


再或者是,城郊的那大片鳶尾花,盛開得過於絢爛多姿。


 


美色惑人。


 


一見誤終生。


 


清風朗月,意氣風發的少年,誰能不心動呢?


 


更何況,迎親馬車離府時,他將貼身玉佩留給了我。


 


理由仍是那句:「好好保管。」


 


可我知道,不一樣了。


 


9


 


成婚不到一個月,嫡姐已經召喚了我五次。


 


純屬陪聊。


 


毫無正事。


 


她說,這東宮就她一個女人,好生無聊。


 


她練就的一身綠茶技能,無處施展。


 


凡爾賽!!


 


我歪在她的貴妃榻上賣力啃著肘子。


 


無視她的無病呻吟。


 


「好吃嗎?」


 


「堪稱人間美味。」


 


她隨意搖著手裡折扇:「葉辭安送來的。」


 


「咳咳咳……呃……」


 


要S。


 


噎住了。


 


美色不僅誤人。


 


還能要命。


 


緩了好半天,好不容易才順過氣。


 


「瞧你這點出息。」阿姐幸災樂禍打趣完,突然正色道:「他在回廊等你,去吧。」


 


我呆滯片刻,抹了兩把手上的油漬,提起裙擺朝外奔去。


 


微風細雨裡,東宮長長的連廊下。


 


少年一襲玄衣,就那樣靜靜站著。


 


看我走來,他掛著笑意向前迎了兩步,動作熟練的像是做過千百次。


 


卻近在咫尺時,堪堪止住了抬起的手臂。


 


四目相對。


 


這一次,我看清了他眼中的濃濃愛意。


 


這一刻,多日的糾結和迷茫,頃刻之間就煙消雲散。


 


阿姐說:「很多事,要用心去看。」


 


而今,我好像找到了答案。


 


「葉辭安,我……」


 


「聽聽。」他及時出聲打斷我:「我來說。」


 


向來輕狂不羈的葉辭安,略顯局促得捏著衣袖,聲音微微有些發顫。


 


他看著我,神情無比認真。


 


「葉辭安喜歡孟晚聽。」


 


「從前,現在,將來,一直都是。」


 


「你願意同我在一起嗎?」


 


他說了很多很多。


 


三書六禮,明媒正娶。


 


他說想與我一生一世一雙人。


 


我漸漸模糊了視線。


 


我扯住他衣角,問出憋在心裡許久的話:「葉辭安,我們以前是不是就認識。」


 


他身形一怔,眸中浮現微不可查的欣喜。


 


卻又因為我的下一句話。


 


轉瞬便恢復如初。


 


「我不記得了。」


 


「但、我也喜歡你,第一眼就喜歡的那種……」


 


話音未落,他猛地一把擁我入懷。


 


「沒關系。」他輕揉著我發頂,語氣很是寵溺:「等過些時日,我講個故事給你聽,好不好?」


 


我紅著臉點頭。


 


雨淅淅瀝瀝下著。


 


相擁的人兒,偷偷笑彎了唇角。


 


10


 


葉辭安離京了。


 


在說喜歡我的第二日。


 


在一個下著雨的清晨。


 


不辭而別。


 


阿姐把我叫進宮,說起了被我遺忘的那些記憶。


 


回京八年,這是我們第一次開誠布公談及往事。


 


是的。


 


我失憶了。


 


我們孟家原本是生活在漠北的。


 


兒時的一場意外,讓我忘記了以前的所有事情。


 


那年的我隻有十歲。


 


也是那場意外,將我們困在了皇城。


 


困住了很多人的一生。


 


藩王謀反,皇權爭奪,你S我活。


 


那是一場血流成河的宮變。


 


我們僅僅是被無辜波及的蝼蟻。


 


還有太多太多枉S在邊關的冤魂。


 


通往帝王的那條路上,總是血雨腥風,屍骨累累。


 


阿姐說,倘若可以,沒人願意待在這吃人的皇宮。


 


我知道,我們沒有選擇。


 


就像曾經馳騁沙場戰功赫赫的葉小將軍,不得不脫下戰袍,在爾虞我詐的朝堂蟄伏數年。


 


就像從前愛我入骨的葉辭安,隻敢在分別前才肯吐露一絲絲真情。


 


就像向來沒心沒肺的我,不能光明正大與心愛之人相認。


 


人生,從來不會圓滿。


 


我們,隻能拼盡全力往前走。


 


……


 


見我沒有太多驚訝,阿姐了然一笑:「都記起來了?」


 


是啊。


 


記起來了。


 


我記得那日的漠北,黃沙漫天。


 


我記得我揣著城防圖,拼了命的奔向援軍隊伍。


 


我記得最後關頭,葉辭安以身擋劍將我護在了身下。


 


在葉辭安帶我看過花海那一日,許多片段就漸漸湧進腦海。


 


但是很遺憾。


 


我沒有告訴葉辭安。


 


沒能問問他,當年身負重傷,是如何九S一生活下來的。


 


沒能親口對他說聲:「當年的孟晚聽回來了。」


 


江山未定,邊關不穩。


 


少年將軍,滿腔熱血。


 


他有他的家國大義,天下萬民。


 


我也有我要守護的人。


 


我不能也不該,成為任何人的軟肋和阻礙。


 


他說過,會回來的。


 


他還欠我一個故事。


 


我信。


 


他從不會食言。


 


11


 


冬日來臨之際。


 


皇帝病危,宮裡風雨驟變。


 


葉辭安依舊沒有消息。


 


有人說,他投靠敵國,走上了不歸路。


 


也有人說,他仇人太多,S在了回京途中。


 


我摸著腕上的玉镯,心髒撕裂般疼痛。


 


那是他母親留下的遺物。


 


當初他借阿姐的手交給了我。


 


我該歡喜的。


 


他的情意赤誠又濃烈。


 


我一日日等著。


 


等我的少年回來娶我。


 


初雪飄落,滿城寒風。


 


皇帝駕崩那天,三皇子反了。


 


他聯合祁王,私調邊關十萬大軍,直逼皇宮。


 


奪位之爭再次拉開帷幕。


 


御書房裡。


 


阿姐換上銀色鎧甲,紅纓束發,英姿颯爽。


 


我恍然記起,阿姐也曾是沙場上奮勇S敵的主將。


 


世事無常。


 


她已有多年未曾跨上馬背提起長矛。


 


太子從她手中抽走長劍,無奈得嘆了口氣:「雪兒聽話。」


 


他把玉璽和傳位遺詔交給阿姐,然後把我倆塞進了暗道。


 


太子同阿姐相識於漠北。


 


那年,巾幗不讓須眉的孟家大小姐,S伐決斷單挑敵軍主營帳的皇子。


 


在戰場一見鍾情。


 


然而,朝堂動蕩,天下未定。


 


何談兒女情長?


 


所以回京後,阿姐不顧名聲,在春月樓約見過一個又一個謀士。


 


那些人遍布大梁各個角落。


 


有軍中將領,有朝中重臣,也有滿腹詩書的文人。


 


都是不可或缺的國之棟梁。


 


都是心懷天下的忠義之士。


 


而所有的這一切,隻有太子和阿姐兩人知曉。


 


從前我不懂,為何太子獨愛阿姐一人。


 


如今我終於明白。


 


哪有無緣無故的偏愛?


 


隻有真心才能換來真心。


 


阿姐泣不成聲,眼睜睜看著暗門合上,沒說一個字,也沒再挪動一步。


 


她已有三個月身孕。


 


為了大梁,為了太子。


 


她得活下去。


 


12


 


暗道直通城外萬安寺。


 


山腳下,越過婆娑的樹影,依稀還能看見燈火通明的寺院。


 


依舊是上次那個住持,他領我們上山,告訴我們院內有兩隊暗衛。


 


倘若兵敗,會護送我和阿姐安全離開。


 


最後,住持遞給我一個錦囊:「葉將軍交代,將此物交由孟二小姐保管。」


 


我認得,是上次葉辭安求姻緣的錦囊。


 


裡面有一根紅繩,同我手上的一模一樣。


 


他早就做了最壞的打算。


 


這一刻,隱忍多日的淚水,終是翻湧而出。


 


我的英雄啊。


 


總是這般慷慨無畏。


 


五日後,宮門被破,皇朝顛覆。


 


暗衛要護我們離開時,我和阿姐卻走不了了。


 


三皇子挾持著太子,重兵圍堵萬安寺。


 


他想要玉璽和先皇遺詔,想永絕後患。


 


住持帶我們來到一處枯井旁。


 


「從此處走,出口處自有人接應。」


 


住持說,這是葉辭安留的最後一條退路。


 


看啊。


 


盡管這亂世戰火紛飛。


 


盡管這世道動蕩不安。


 


總會有人撐起一片天地,將風雨飄搖的王朝縫縫補補。


 


總還有人付出滿腔熱血,努力去拼一個和平盛世。


 


成功的道路,從來都不好走。


 


但隻要一往無前,總能迎來勝利的曙光。


 


我知道,阿姐不會一走了之。


 


被刀架在脖子上的,是她此生摯愛。


 


從她平靜的眼神中,我讀出了同生共S的決絕。


 


她讓暗衛帶我離開,自己則換上了出嫁那日的紅衣。


 


推門出去的前一秒,我喊住她:「阿姐先喝口湯吧,我熬了一個時辰的。」


 


她笑著從我手裡接過湯碗,一飲而盡。


 


一刻鍾後,阿姐熟睡在我懷中。


 


這是我唯一的阿姐。


 


她肚子裡的孩子流著同我一樣的血。


 


我怎能眼睜睜看她赴S?


 


所以,那碗湯裡我加了安睡藥。


 


暗衛動作很快,一會功夫就帶著阿姐消失在枯井暗道裡。


 


看著井內一望無際的黑暗,我不禁苦笑。


 


阿姐定會怪我的吧。


 


就她那性子,日後說不定會刨了我的墳。


 


13


 


後山懸崖邊。


 


大批侍衛S過來時,我正用火折子燒著聖旨。


 


三皇子看著滿地灰燼,一劍抵到我身前:「你找S!」


 


我雙手奉上玉璽:「我要做皇後。」


 


我助他順利上位,他許我後宮之主。


 


共贏的交易。


 


對視良久,他哄然大笑。


 


「我憑什麼信你?」


 


也對。


 


我無權無勢,怎麼左右的了皇權。


 


可有人能啊。


 


我指了指被侍衛押著的人:「如果我能讓太子自請退位,擁你登基呢?」


 


話畢,三皇子的黑眸眯了眯。


 


我知道我賭對了。


 


三皇子的名聲本就不好。


 


他需要一個名正言順的理由繼位。


 


這就是他遲遲未S太子的原因。


 


得民心者得天下。


 


弑兄上位哪有順應天意來得好聽。


 


時間一點點過去,對面的人越來越煩躁。


 


我又趁機加了一把火:「殿下是在怕什麼,萬安寺被圍得水泄不通,最壞的結果就是我倆S在你劍下。何不信上我一回,萬一成了呢?」


 


他不屑輕笑,一把將太子推了過來:「給你一柱香的時間。成不了,我親自送你們上路!」


 


隨後我開始自顧自的勸誡。


 


「成王敗寇,識時務者為俊傑。」


 


「皇帝誰都可以做,但命隻有一條。」


 


「想想阿姐,還有……她肚子裡的孩子。」


 


……


 


滿身血跡的太子隻淡笑得看著我。


 


他用隻有我能聽見的聲音,低聲說他信我,就像阿姐信我一樣。


 


這份毫無保留的信任,給予我繼續下去的勇氣。


 


我看了眼身後,猝不及防伸手把他推了下去。


 


待人們反應過來,太子已墜入了萬丈懸崖。


 


14


 


三皇子一把掐住我脖子,把我整個人懸空在懸崖邊。


 


「耍什麼花招,信不信我弄S你!」


 


我緊緊抓住他胳膊,掙扎著從懷裡拿出一個木匣。


 


「是他自己跳下去的。」


 


「我有太子私印,可以模仿他的字跡。」


 


聞言,我被一把摔到地上。


 


「帶走!」


 


一聲令下,幾個侍衛齊刷刷衝過來。


 


我不動聲色瞥了眼懸崖。


 


懸崖下是千裡湖泊,半山腰有拉好的繩網。


 


來萬安寺的第一天,以防萬一,我們讓暗衛在周圍做了部署。


 


如今,我也隻能做到這些了。


 


但願阿姐和太子能活下去。


 


下山之前,三皇子審問寺中住持的間隙。


 


我趁機溜進住處,在房中放了一把火。


 


我哪裡會模仿什麼字跡。


 


隻是給太子爭取點逃生的時機罷了。


 


我也斷不會跟隨三皇子回宮。


 


那將是生不如S的地獄。


 


紅燭傾倒,帷幔盡燃。


 


衝天的火光蔓延整個房間。


 


我聽見屋外雜亂的腳步和救火聲。


 


我聽見三皇子氣急敗壞的咒罵聲。


 


可他們進不來了。


 


火勢太大,房門還上了鎖。


 


我站在漫天的火圈中央,視線漸漸朦朧,呼吸慢慢急促。


 


好遺憾啊。


 


沒能等到我的少年歸來。


 


葉辭安。


 


若有來生,早點來娶我,好不好?


 


意識逐漸模糊時,房梁落下的一瞬間,我落入一個溫暖的懷抱。


 


這懷抱太過熟悉。


 


恍惚之間,我好像又看見了葉辭安。


 


那個心心念念要同我一生一世的葉辭安。


 


我伸出手,扶上他緊皺的眉頭。


 


一滴熱淚驟然落到我指尖。


 


那一刻,我釋然得笑了。


 


真好。


 


不是夢。


 


我的少年,活著回來了。


 


15


 


番外。


 


我是孟晚雪。


 


曾經的太子妃,如今的大梁皇後。


 


宮變那日,整個皇城血流成河。


 


我的妹妹以身為餌,救下了我和皇上。


 


江山已定,萬民安康。


 


可三個月了,聽聽還是沒有醒來。


 


那天的萬安寺,火光漫天。


 


最後關頭,葉辭安終是帶領南境皇家大軍S回京城。


 


他拖著半條命救出了昏迷的聽聽。


 


太醫說一切要看造化。


 


葉辭安不顧自己遍體鱗傷,寸步不離守在妹妹床前。


 


他說,都怪他回來得太晚。


 


他說,他不該留她一人。


 


他說,她那樣怕疼的人,在那場不見天日的大火裡,該有多絕望啊。


 


是啊。


 


懊悔的又何止他葉辭安一人。


 


他是受皇命離京的。


 


三皇子狼子野心,祁王虎視眈眈,朝中遍布反賊眼線。


 


掌控漠北十萬大軍後,他們又將手伸向了南境。


 


南境的皇家大軍是大梁最後的保證。


 


容不得半點馬虎。


 


葉辭安此行,九S一生。


 


用了整整一年才除盡軍中叛徒。


 


他差點把命搭上。


 


錯的又怎能是他?


 


錯的是我。


 


那是我捧在手心從小疼到大的妹妹。


 


我該護好她的。


 


聽聽總說,她沒有什麼宏圖大志。


 


可其實,她比任何人都勇敢。


 


上一次的漠北,她也是這樣不顧生S,護下了邊關城防圖。


 


我把一枚玉佩放到床邊,推了推沒有半點生機的人。


 


「聽聽一直等著你回來,如果她醒來,肯定想看到一個完好無損的葉辭安。」


 


那是葉辭安的貼身玉佩。


 


分別時聽聽塞到我懷中的。


 


葉辭安盯著看了許久。


 


隨後緩緩起身走出了房門。


 


這天之後,葉辭安依舊日日守著聽聽。


 


但他按時吃飯,定時上藥。


 


他讓自己慢慢好了起來。


 


我的肚子一天比一天大了。


 


臨盆之際,我先去看了聽聽。


 


彼時,她已昏迷半年有餘。


 


我拉著她的手覆到我肚子上,感受著一次次胎動。


 


我笑著同她說:「當初那一千兩其實是葉辭安給的,待你醒來,阿姐將私庫都送你,再加上葉辭安的全部家當。」


 


一旁給聽聽讀話本的葉辭安破涕而笑。


 


他接過我的話:「聽聽,城外的鳶尾花又開了,我們再一起去看看,好不好?」


 


不知說了多久。


 


突然【哐當】一聲,葉辭安手中的書掉落在地。


 


我抬頭,聽聽正扯著葉辭安的衣角輕輕點頭。


 


多幸運啊。


 


我的聽聽終於醒了。


 


風停雨歇。


 


陽光終會灑便世間萬物。


 


冬去春來。


 


花兒終會綻放漫山遍野。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