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更】
當夜,一隻黑色鷹隼如一支疾箭飛掠過上京的夜空,飛入宮城,棲在紫微宮金黃琉璃的飛檐鸱吻。
黃福全持拂塵匆匆入殿,將一封卷起的信帛呈在燈下的御案上。
並於皇帝耳邊低語,早前留意的那幾個暗樁已經除去。
宣長賜點頭,看過汝州來的秘信,按信中之言,將梅鶴庭臨行前留下的五個錦囊中的頭一個打開。
當梅鶴庭無端請求調去汝州時,皇帝自然不放人,卻聽梅鶴庭長跪進言:
“陛下難道不想在大婚之前,還長公主一個清白公道,昭告天下長公主並非悖逆欺君,而是扶孤弼主的功臣?難道陛下不願早日平息長公主多年所受的非議,讓長公主堂堂正正地以‘大長公主’的身份蒞臨封後大典?”
這幾句話,精準觸中了皇帝的隱痛,比起想盡快收服梅鶴庭這個傲物,他對皇姑姑的補償之心更在一切之上,君臣二人在這一點的共識,皇帝從不懷疑。
是以他賜了梅鶴庭出入無禁的御牌,秘密調入汝州。
錦囊在燈下展開,皇帝取出裡頭折疊的紙張,眉頭便是一跳。
隻見上面畫著一件龍袍,除此外別無文字。
宣長賜沉思片刻,取下面前的明角燈罩將紙點燃,搖曳的燭影映著那張年輕的臉,平靜而冷厲。
“吩咐羽林衛去辦吧,幹淨穩妥些,朕不想皇姑姑回家時,還要為這些事煩心。”
“諾。”
三日後,楚光王的三子雲郡王在倚香樓酒後吐言,說自家有一方穆帝傳下的寶印,與當今玉璽也差不了許多。這話被有心人捅到御前,龍顏震怒,不待王府那頭運作,便下急令搜府,結果搜出了一件五爪金龍袍。
楚光王震驚之餘大呼冤枉,聲稱有人栽贓構陷,然物證在前,其府上下三百餘口皆下詔獄。
Advertisement
再三日,宣戬私下屯聚兵械之事被掘出,燕山左右衛、熊渠前衛三營主帥被褫職羈押。
期間,拱衛皇城的鷹揚衛左領軍高頌,組兵發動了一起哗變,隻是還未攻進內宮門,便被一方突降的人馬包圍鎮服,卻是本該跟隨長公主離京的北衙禁軍主力。
高頌被活捉,交三司嚴審,供出幕後主使,正是楚光王宣戬。
又三日,兵部左侍郎張松林脫冠請罪,口口聲稱自己瀆職失查,卻萬萬不曾參與此事。可就在這時,大理寺上疏一封,舉證兵部代尚書張松林,殺害司天監令華苗新,並意圖嫁禍昭樂長公主。
這個六月裡,上京的宗室與六衙皆生巨變,臣工人人自危,哗然一片。
待中書兩省與御史臺終於反應過來,開始上書攪渾水,朝堂上站出一人,卻是名不見經傳的翰林待詔庸子鄢。
但凡有閣老試探著求情,主張天子與宗親同氣連枝,宜緩赦細查,庸子鄢便甩出一封回駁折子,文脈盎然成峰,廣引晉律故典,將對方堵個啞口無言。
那如琢如磨條清縷析的文辭,令內閣隱約覺得耳熟,還有一種被壓制的不安。等到左突右進怎麼也吵不贏,才猛然驚醒,這哪裡是庸狀元的口吻,分明是當年江左梅探花之手筆!
可梅鶴庭,他不是不在洛陽嗎!
難不成這一切都有他在背後參與——遠在百裡之外,運籌上京之內,這可能嗎?
由始至終,皇帝冠戴十二冕旒,端居御座,任憑庸子鄢出頭。
等內閣終於吵不過了,擬旨,擢庸子鄢為兵部尚書。
吏部尚書進言,庸子鄢一來年輕不通兵事,二無功績,甫降高位,恐怕不能服眾。
庸子鄢隨和地回應:“不巧,下臣祖上曾出過一位左翼將軍,諱字褚,曾隨晉明帝平匈奴。”
宣長賜在御座上浩然微笑。
下朝後他回至便殿,換下朝服冠冕,拉開御案的桌屜,那裡面隻剩下最後一個錦囊。
*
京中腥風血雨的時候,梅鶴庭在汝州公署輕闲地架鷹喂狗,臨風望月。
他不喜歡刺史府,那裡離公主行宮遠,看不見殿宇的燈火。
還是署衙好些,走到院中一抬頭,便能瞧見九峰山間亮如月宮的光盞。
這麼晚了,燈還通明,她應尚未休息。
未休息,身邊便有人。
身邊是誰,與她,做著什麼?
那顆曾經隻屬於他的朱砂痣,極盡妍媚婉轉時的熒熒顏色,會,被另一人覆在唇下嗎?
該殺嗎?
有些念頭,不是不願去想便能一刀切斷的。盛夏天熱,夜裡也熱,身著墨色紗衣的男子解帶敞懷,露出一爿冷白的胸膛,有一道月牙形的小疤,在左襟處若隱若現。
他懷抱一隻小小的土黃色狗崽,望著行宮的燈光,每想深一層,撫在狗兒背上的力道就放輕一分。
九尾原本最是黏他,此時在主人的臂彎裡瑟瑟發抖,鼻間嗚咽不敢叫。
“公子,屬下讓廚房熬了——”姜瑾從小廚房過來,見到月下這詭異一幕,手中的溫補湯險些端不住。
上一回他有這種悚然之感,就近在幾日之前,也是這麼個夜裡,他進屋見公子在燭下抬手比劃著胸口,還以為公子的舊傷又疼了,走近,赫然發現他手裡倒扣著一柄裁信刀,尖刃正抵心口。
那一日他被嚇得魂飛魄散,今夜卻是看著眼前衣衫落拓的人影,被驚詫得目瞪口呆。
公子向來是彬彬有禮的斯文,何曾這樣兒過?
自從去了趟行宮,公子就越來越不對勁了。
皆因、皆因處理京城的消息往來,謀劃施排,壓力太大了吧?姜瑾舔唇安撫自己……定是如此,不然還能因為什麼呢。
瞟了眼九尾快被嚇死的小可憐模樣兒,他挪步上前解救,“那個,公子……喝盅補湯吧,您不能見天這麼熬著。”
梅鶴庭回神說好。
他撂下九尾,反復盥手三遍,一絲不苟喝了那湯。
他當然得顧惜自己的身體,這一身血,還有用處呢。
喝完,他放出籠裡的最後一隻黑翎隼,循目注視它沒入無邊的夜色。
姜瑾心頭合計,上京那邊的事差不多可以收尾了,不知還有什麼需公子傳信。想問,覷不見梅鶴庭隱於黑暗的臉色,又不敢問。
倒是梅鶴庭看出他的疑惑,薄唇浮起淺淡的曼笑,“不是什麼大事,隻是想到長公主都來了行宮,那位久居洛陽的成玉公主,也該回她的封地去了。”
“她的面首,太多了。”
男子眯著眼想,出現在宣明珠身邊的男人,他都可殺,可是,他沒有立場啊。
如今她身邊沒了他打擾,變得很是快樂。
他不能破壞長公主的這份兒好心情,就隻能遠遠地藏著,看著,忍著,替她歡喜著。
心裡疼嗎?
等把這腔熱血贖給她,也就不知疼了吧。
*
楚光王祖孫三人賜鸩的日子定下時,梅鶴庭從汝州下了趟江南。
正是滿城梅子雨,揚州老家有梅氏宗祠,快舟急流一路南下的梅氏嫡孫沒有帶多少人,進城後獨自去上了三柱香。
見過父母,次日又要匆匆返回。
梅太太已然知道長公主與兒子休離的事,若不是梅老爺按著,她就要二進京。見到兒子清瘦如許,許多埋怨的話便也沒了,隻用帕角抹著淚道:
“娘往常便說你笑得太少,不懂得體貼哄姑娘……殿下多好的人啊,為咱們梅家生兒育女的,你、這你也能丟!也能丟!”
終究氣不過,從沒和人紅過臉動過手的婦人在兒子背上掸了兩下。梅鶴庭盡受著,反而眉眼溫潤地安慰母親。
轉而對父親道,“出城前,兒子欲去拜訪韓先生。”
梅父點頭,“他是你的啟蒙之師,回來一趟理應當拜見。”
這父子倆的相處貫來是如此,有事說事情,無事不婆媽,梅鶴庭便向雙親告辭。
梅父忽問了一句,“你的玉呢?”
梅鶴庭迷茫地怔了怔,下意識摸向腰側。
那裡有令牌、香囊、佩刀、算袋,就是沒了過去二十年不離身的家傳無字玉佩。
君子無故,玉不離身。他曾以為這塊玉對於梅鶴庭來說很重要,比擬半條命也不為過,然而自從失玉後,他一次都沒有想起過。
她才是他不能離身的。
魚在水中,不知自己離不得水,要等上了岸,入了網,才能體會到無法呼吸是怎個滋味。
“被兒子換了。”梅鶴庭咧嘴一笑,“換了三文錢。”
*
梅鶴庭是帝師白泱的高徒,光風霽月,這是人人皆知的事。但其實他在十六歲前,一直是隨家鄉的塾師韓遂先生學習經史文章。
白泱師承孔孟儒門,朝遂卻是荀子法家一脈。
孔孟法先王,荀子法後王。
孔子說性本善,荀子卻道性惡論。
梅鶴庭在十六歲那年,毫無徵兆地轉投師門,韓夫子動了大氣,一把戒尺打在平生最得意最聽話的弟子背脊,一折兩斷。
不是生氣他棄師另投,也不是忌諱門派之爭,而是:“長生你蹈習法家十六載,信奉的是性惡可養而不可改,可豫而不可去!你該明白,一旦改換成儒家學派,全套的仁義道德,需要改髓易心從頭開始。你便不怕扭曲了性情,自己與自己互搏,到頭來兩邊不靠,學不成個體統?!”
挨了打的少年人面對尊師質問,沒有解釋一字,向韓夫子磕了三個謝師頭而去,留下話說,不學出個體統,不敢來見恩師。
今日他食言而來。
隻因有一惑重重地壓在他心頭,這個問題,儒家給不了他答案,梅鶴庭隻能向昔年的老師求解。
杏子書塾的一個小學童走出來,脆生生地傳話:“韓先生說不見。”
首富說我是真千金的時候,養母一家正在惡意抽打我。 我拒絕跟他回家。 “養父母是因爲偏心弟弟,所以打我。” “如果你們偏心我的假妹妹,怎麼辦?” “我不想再捱打了。” 三句話,首富的愧疚到達巔峯。 我笑了,我鋪墊這麼久的戲,終於要開始了。
短篇虐戀
半夜刷到一個匿名回答,「白月光回國,男友拋棄我跟她求婚了。」求婚細節,跟最近男友和我求婚的一樣。
現代言情
行軍八年,我穿上久違的裙裝,滿懷期待地去見心上人,他 看到我愣了半晌,沒忍住笑,「你幹嘛學小月,差點沒認出 來。」
古裝言情
【1】我如今十八了,還沒把自己嫁出去。我娘急得一批,拉著我的手讓我待會一定要好好表現。我點了點頭。
古裝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