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3章

等我再得到消息時,就是這崔昭儀小產。


 


我根本不知道她有孕在身,事後她卻說我是知情的。


 


狗皇帝也和她一條心,說我明知道崔氏有孕在身,還要罰跪,實在惡毒。


 


「宸妃娘娘,臣妾自知卑賤,不敢與日月爭輝,腹中的孩兒也自然是不敢與您的孩子相爭的呀。」那時,躺在皇帝懷裡的崔氏哭得梨花帶雨,一張小臉煞白,毫無血色。


 


皇後林氏一副不忍心的模樣,端坐在一旁,抬起頭望向皇帝:「崔妹妹平日裡最是和善不過了,怎麼會出這樣的事呢……」


 


就在他們三個人一唱一和之間,我被罰禁足於永安宮,日日抄寫佛經,替崔氏的孩子祈福。


 


最後累病在了宮中,原本就胎像不穩的孩子也跟著沒了。


 


7


 

Advertisement


那時,皇帝為了安撫住我那在前線替他打仗的哥哥,晉我為貴妃。


 


而我卻因不知為何,再也懷不上孩子了。


 


現在想想,這個局從崔氏邀請我去太液池賞花下棋時就已經做好了,就等著我自己一步步往裡面鑽。


 


他們三個人,一個都跑不掉。


 


我的目光在崔氏的身上打了個轉,隨後瞥見麗姬正在不遠處遊園賞花,登時計上心頭。


 


「哎呀,可不巧了,本宮昨日就約了麗姬妹妹今日要去流仙臺聽曲兒呢。」


 


我直接越過了崔昭儀,朝著麗姬那邊走去,邊走邊說:「你瞧,麗姬妹妹這不是找過來了麼?」


 


單純又無辜的麗姬壓根不知道怎麼回事,我衝她眨了眨眼,隨後挽起她的手臂一同看向了跟在身後的崔昭儀。


 


「難得妹妹有這樣的雅興,是本宮無福了。」


 


隻是我萬萬沒想到,這崔氏竟然臉皮比城牆還厚,聽了這話一點也不慌,反而上前一步,繼續說道:「妾闲著也是闲著,不如與二位姐姐一道去吧?」


 


我難道還能說不嗎?


 


坐在流仙臺上,聽宮中的樂姬咿咿呀呀唱著歌,心思卻都在左手邊坐著的崔氏身上。


 


她既然跟來了,就自然是要有所行動的,不然那雙眼睛四處亂瞟,是在找什麼呢?


 


果然不出我所料,她很快找準了時機,借著要替我斟茶,手一抖,將茶水盡數潑到了我的身上。


 


「呀——!」我發出一聲驚叫,站起身來時崔氏已經眼疾手快地跪下去了。


 


她趴跪在地上,連連道歉:「娘娘贖罪,娘娘贖罪……」


 


看她這瑟瑟發抖的樣子,我若是不好好發作一番,恐怕都對不起她這誇張的德性了。


 


「妹妹這是做什麼?又不是什麼大事。」


 


可我如今學乖了,絕對不會在這種事情上面吃虧了,一件裙子而已,同樣的蘇繡料子我衣櫃裡還有七八件新做的,這衣服就是扔了也無妨。


 


我親自彎腰將她扶起來,伸手拍了拍她的肩膀,擺出一副溫和的模樣來。


 


「崔妹妹這麼大動作,若是傷到了身子,本宮可是賠不起的。」


 


「娘娘……」崔昭儀大約猜中了我在拿話點她,但又不確定,一雙眼裡寫滿了疑惑。


 


我怎麼可能把她有孕在身這件事點在臺面上呢,狗皇帝知道了說不定還要治我的罪呢。


 


於是我將計就計,順手也拉起了麗姬的手,笑得一團和氣:「本宮從來都是很心疼姐妹們的,這樣熱的天,若是叫姐妹們受了驚嚇,本宮可該心疼了。」


 


這一關算是有驚無險的躲過去了,但這還是剛剛開始。


 


狗皇帝這一計不成,後面等著我的恐怕還有無數個圈套。


 


我必須找一個可以一勞永逸的方法,保證我的孩子平安降生。


 


上一世,這孩子還沒來得及出生就永遠的離開了我;這一世,他既然還願意讓我做他的母親,那我必然要好好保護著他。


 


思來想去,我決定想個辦法,保證自己在孩子降生前徹底閉門不出。


 


8


 


永安宮裡鬧鬼了,鬧得整個宮中都人心惶惶。


 


宮裡找的驅鬼高僧都被嚇走了好幾個,永安宮徹底成了無人敢踏足的地方。


 


皇帝讓其他住在永安宮的嫔妃都搬到了別處去,我卻堅持要留在這裡養胎。


 


我告訴他,我已經住慣了這裡,若是輕易走動恐怕也不利於腹中的孩子。


 


皇帝一聽這話,眼神裡的喜悅都快藏不住了,嘴上卻還是說著擔心什麼東西嚇壞了我們的孩子,說要在永安宮中加強巡邏。


 


笑S人了,他恐怕就想著女鬼出手把我和這個孩子一道送上西天吧?


 


隻是他不知道,這所謂的鬧鬼不過是我讓半夏弄出來的把戲。


 


我就是要把永安宮變成無人敢踏足的地方,安安心心地在這裡養胎生孩子。


 


孩子出生的那天,母親和嫂嫂守在殿外來回踱步。


 


我在裡面疼得S去活來,但最終還是咬牙堅持著把孩子生了下來。


 


「恭喜娘娘,賀喜娘娘,是個小皇子!」產婆喜上眉梢,我卻一臉愁容。


 


狗皇帝子嗣稀薄,現如今隻有良妃和德嫔各自生了一個女兒,還有一個李美人給他生了個兒子。


 


這皇長子自幼多災多難,三歲那年失足落水,高燒燒了三天三夜。


 


等燒退了以後,孩子就變成了個小傻子。


 


如今長到十一歲了,連字都認不全,就是個子竄得快。


 


李美人也就這麼一個盼頭了,每每想要在皇帝面前露臉,便要拿著皇長子說事兒。


 


每回都是那一句:「晟郡王好像又長高了些。」


 


良妃從來不肯給她面子,每每聽到這裡都要笑吟吟地嘲諷一句:「喲,那字兒認得幾個了?我們蕊兒已經會背千字文了呢。」


 


所以,這麼說來。


 


我這個兒子不知道要成為多少人的眼中釘了。


 


自他降生,永安宮的門檻都要被前來道賀的人踏破了,我應付得精疲力盡,但也不敢有絲毫懈怠。


 


尤其是狗皇帝和皇後來的時候,我那一雙眼睛恨不得長在他倆身上。


 


虎毒還不食子呢。


 


這皇帝看上去人模狗樣的,做的事竟然連畜生都不如。


 


「嫻兒你看,他眉眼多像朕。」狗皇帝坐在我旁邊,懷裡抱著孩子,笑眯眯地對我說道。


 


我靠坐在榻邊,在心裡默默地說道,像什麼像,你心裡明明想的就是這孩子留下就是個禍患,遲早得找個機會收拾了他,實在不行,那就S母留子。


 


漢武帝那一套,算是讓你給學的一清二楚了。


 


很可惜,我並沒有給他這樣的機會。


 


自孩子降生,我凡事都必須親力親為,從不假手於人。


 


在我家武兒長到六歲的時候,我便教他開始在所有人面前藏拙偷懶。


 


開蒙當天,我故意讓他賴床多睡了半個時辰,隨後才姍姍來遲;上課時,一邊聽老師講課,一邊偷偷摸摸往嘴裡塞糖蓮子。


 


國子監祭酒一臉恨鐵不成鋼的表情,談及他時連連搖頭:「二殿下聰慧,但勤勉不足,可惜,可惜了!」


 


我小時候那些偷懶耍滑的招數讓他學了個十成十。


 


在所有人眼中,安郡王算是被他那個不問世事、整日裡就知道躺平混吃的母親給養廢了。


 


這傻小子也算沒有白白浪費我這麼多年的心血,長成了狗皇帝眼中最不中用的那個。


 


我在這漫長的養兒歲月裡,每日除了賞花看戲逗悶子,就是跟在後宮一群人中間插科打诨。


 


皇帝和林氏根本找不到機會發落我,也漸漸發現我竟然是一灘扶不上牆的爛泥。


 


9


 


建寧十六年的冬天,皇後林氏的身體終於熬到了油盡燈枯。


 


在她過世後很長一段時間內,一直和她伉儷情深的狗皇帝似乎也每況愈下。


 


良妃張氏五年前小產了一回,之後變得消停不少,麗姬生了一對活潑好動的龍鳳胎,女兒長得尤其可愛。


 


昭儀崔氏的那個孩子當年也安穩降世了,是個女兒。


 


再加上後宮其他嫔妃所出,狗皇帝膝下的兒子可以說屈指可數。


 


大臣們聯合上書,在早朝時讓皇帝下詔書立太子。我聽人說,早朝後皇帝把自己一個人關進書房裡,琢磨了很久的太子人選。


 


那時我坐在院子裡正在研究如何做點心,對於這些事情完全不關心。


 


正思索要加多少白糖呢,就聽見外頭傳來動靜。


 


仿佛一夜之間老了很多歲的皇帝已經到了院門口,在說話間抬腳進門。


 


他坐在了我身邊,眼神從我手邊擺放的東西上一掠而過,最終停留在我的臉上。


 


「朕還記得你剛入宮時的光景, 文正公的嫡女,應該是何等的驕縱高傲。」


 


他這話說得真心實意, 我想他當年應該也是這樣謀劃的才對。


 


利用我的嬌縱,將我寵上天,等我漸漸迷失了方向, 被野心吞噬以後,再重重將我摔回泥裡,連帶著我背後的家族一起,萬劫不復。


 


「臣妾叩謝隆恩。」我領著一眾宮娥跪拜。


 


「新我」我低頭擺弄著手裡的點心, 用模具壓出了一朵桃花形狀, 放在盤子裡遞給他。


 


「陛下,臣妾不懂這些。但臣妾自幼得父母教誨,感念君王恩澤,知道何為知足, 何為人心不足蛇吞象罷了。」


 


他聽見我這樣說,輕輕笑了一聲, 眉宇間明顯多過往多了幾道褶皺。


 


「你啊……」


 


他嘗了一口我遞過來的點心,又接過我我送的茶, 隨後才繼續說道:「你教武兒的那些, 可真真救了他的命。」


 


我心中一驚, 但面上還是做出了一副平靜自若的模樣,低著頭溫順作答:「陛下何出此言, 臣妾不懂。」


 


「罷了。」


 


他起身,在眾人的跪拜之下緩緩離去。


 


我沒想到, 那竟然是我最後一次見到他了。


 


建寧十六年臘月,皇帝病逝於大明宮中。


 


在他S前曾留下遺詔,由安郡王繼承大統,其生母蘇氏尊為太後。


 


次年開春, 舉辦了登基大典。


 


我端坐在一側,看見我那已經長成為翩翩少年的兒子步步向前,成為了又一個少年君王。


 


南疆大捷,國泰民安。


 


先帝雖然心狠,可到底勵精圖治,給我們的兒子留下了一片盛世太平。


 


又是一年春暖花開, 我從永安宮搬到了太後居住的慈寧宮,與良太妃, 麗太妃還有德太妃成日裡不是看戲賞花, 就是推牌九。


 


「今年大選,瞧瞧那些個姑娘, 胖粗腰圓的,嘖嘖……」


 


「那是,哪有良姐姐你當年狠心呀,整日整日的不吃飯, 拿菜葉子糊弄自己。妹妹問你時, 你還不肯說,真是好重的心思~!」


 


「我哪有,你別胡說!」


 


我和麗太妃坐在一旁,一邊嗑瓜子一邊看她倆打嘴仗。正要開口制止, 就見花園那頭一片春意盎然。


 


新入宮的姑娘們像是剛開出嫩芽的花骨朵兒,迎著春風,肆意而生。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