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3章

 


穿過宮門,歌舞升平遠去,漸漸變得寂寥無聲。


風從廊下經過,月光傾瀉在發間,我走在其中,風與月同樣冷。


 


春曉扶著我的手,喊著娘娘慢些走。


 


我充耳未聞,越走越快,最後跑了起來。


 


有人在月下看我,他看起來很寂寞,我也是。


 


我停下了腳步。


 


謝詔伸出手,掌心裡是一隻木雕的繡眼鳥,它的嘴裡叼著一粒葡萄:「生辰快樂。」


 


他衣衫上有灰塵,定是像從前一般翻牆進來的。


 

Advertisement


我眼裡含著淚水。


 


生辰快樂,二十一歲的沈明珠。


 


以後,要做個好皇後哦。


 


17


 


大楚三十八年,邊關戰亂,謝詔自請前去鎮守。


 


臨行前,帝後相送。


 


我站在殿首,聽著他在誓師臺上冷靜言表穩定軍心。


 


最後,是他轉身抱拳訣別:「願盛世太平山河無恙。」


 


「願皇上龍體安泰。」


 


遙遙相望:


 


「願娘娘福壽安康……」


 


18


 


謝詔走的半年後,我懷孕了。


 


整個後宮也隻有我懷孕了。


 


楚清淮一直待我很好,好到讓前朝後宮抱怨連連。


 


說我獨佔恩寵,身為皇後卻跋扈善妒,阻誤了延綿皇嗣。


 


我也勸過楚清淮要雨露均沾,他咬著我的唇,氣道:「沒有人會將自己的夫君推到別的女人屋裡。」


 


我隻好閉了嘴。


 


而他在百官又一次彈劾聲中,不急不躁地開口:「朕找張太醫瞧過,是朕難以有後。」


 


話音一落,百官一肚子的大義卡在了嗓子眼裡,呼吸一滯。


 


張太醫在一眾眼神中,雙手攏袖,眼觀鼻鼻觀心:「是,正如皇上所言。」


 


19


 


日子如水,轉瞬即逝。


 


又過半年,邊關傳來急報,周邊一眾小國突然狗急跳牆,聯合反撲。


 


謝詔為救城中老人和婦孺,誓S不退,大戰膠著了三天三夜。


 


可偏偏就在這時,與大楚國歷來敵對的秦國也在這關鍵時刻橫插一腳,謝詔帶的大軍幾乎S了半數。


 


急報中還提到,謝將軍在這次爆發的戰事中,丟了一隻胳膊。


 


我退後一步,忍不住眼前一黑。


 


「娘娘。」春曉伸手扶住了我。


 


我勉強一笑:「無事。」


 


我想我的臉色一定蒼白如紙,不然宮人們為何都擔憂地看向我。


 


「娘娘,可是身體不適,要不要請太醫來瞧瞧?」


 


我搖搖頭,揮手讓他們都退下。


 


隻有春曉知道內情,心疼得哽咽:「娘娘想哭就哭吧,您如今懷有身孕,萬不可憋在心裡。」


 


我空洞地坐在那裡。


 


如今我聖寵連綿,春風得意。


 


又有什麼理由哭呢。


 


我摸了摸臉,沒有眼淚。


 


很好,我做得很好。


 


我甚至可以宛若平常一般陪著楚清淮用膳。


 


隻是在他走後,又統統吐了出來。


 


春曉看到我這個樣子,一咬牙跑了出去。


 


等她回來之時,手指鮮血淋漓,她哭著道:


 


「娘娘,奴婢剛才做點心時不小心切到了手,好疼。


 


「您哭吧,就當是為了奴婢。」


 


我抱著春曉,一顆心像是被凌遲,被千刀萬剐,疼得快要喘不過來氣。


 


空曠的大殿中,人多眼雜的視線下,我終究還是哭了出來。


 


20


 


我熬了兩夜,抄了無數張佛經,終於等來了好消息。


 


謝老將軍帶著援軍及時趕到,順利拿下了戰役。


 


楚清淮給了無數的榮耀賞賜,謝詔沒回來,隻從邊關寄來一封書信。


 


信中除了報平安,便是自願留守邊關的請旨書。


 


慶功宴結束,我叫住了謝老將軍,讓春曉在不遠處望風。


 


「謝老將軍,謝詔他,還好嗎?」


 


謝老將軍比從前看起來要蒼老許多:「除沒了一隻手,一切平安。」


 


我失魂落魄地點點頭,也不知道該慶幸還是傷心。


 


謝老將軍看到我的樣子,嘆口氣:「娘娘莫擔心,戰時世事無常,活著便是好的。」


 


是啊,活著便好。


 


我仰起頭,不讓眼淚掉下來。


 


臨走之前,謝老將軍叫住了我,猶豫了一番還是道:


 


「老臣想說些逾矩的話,娘娘隻管聽聽便好。


 


「您與詔兒從小一起長大,老臣也知曉你們的……情誼。


 


「詔兒當年班師回朝,得知您入了宮,痛苦了很久。他娘勸著他管著他,直到有一次他捧著一隻小鳥回家,沉默良久和我說,要帶您走。那時我才得知,是娘娘您在宮裡受了委屈……


 


「他沒了理智,老臣作為父親,卻不能任由他胡來。他自幼聽話懂事,那一天是老臣第一次打他,棍棍到骨,打得他皮開肉綻。


 


「所幸後來,娘娘起了頭,先一步做出正確的決定。他把自己關在屋裡很久,他娘以為他想明白了,他卻隻說了一句,吾心昭昭。


 


「那時,老臣便知道,我兒永遠也忘不了娘娘了。


 


「老臣和娘娘說了這麼多,不是想讓娘娘有所回饋,而是告訴娘娘,望您在宮中喜樂順遂。這是詔兒的心願,他義無反顧地在邊關鎮守,亦是想用另一種方式守護你。


 


「畢竟,大楚的平安,便是娘娘的平安啊。」


 


謝老將軍轉身緩緩離去。


 


我站在那裡,風拂在臉上,吹起我的發絲和華貴的金步搖。


 


幸好忽而下起了大雨,將我的眼淚混入其中,落在地上。


 


21


 


又是三年。


 


我生下了一位公主,取名楚驕,如今兩歲多,聰慧可愛,楚清淮寵得不得了,日日帶在身邊親自教導。


 


楚清淮與我說過的話,一直作數。


 


我與他恩愛幾年,他從未納過其他女子入宮,


 


之前柳瀟瀟等人,也隻是被他賞賜月俸不少地放置在宮殿中。


 


我後來又勸過他幾次,他每次都生氣,說我將他推給別人。


 


次數多了,也就不違逆於他。


 


22


 


大楚四十九年。


 


謝詔的母親病重,謝詔終於回京了。


 


我站在城牆遠遠看了他一眼。


 


他一身盔甲,坐於高頭駿馬上,右手攥著韁繩,左手處卻是空蕩蕩。


 


十一年不見,飽經風霜,他變得成熟了,面容更顯鋒利,依稀還能看出少時模樣。


 


時間過得真快啊。


 


快到仿佛昨日,那個神採飛揚的少年還拉著我滿京城奔跑。


 


我撫了撫眼角,轉身悄然離去。


 


第二日傍晚,我的女兒楚驕興高採烈來找我,說是見到了傳聞中英勇善戰的謝將軍。


 


楚驕向來敬佩英雄,提到時眼睛都是亮的。


 


她說她纏著謝將軍和她講了許多邊關事跡,謝將軍脾氣很好,幾乎是有問必答。


 


還說謝將軍身上有許多疤痕,包括失去的左臂,全是保衛大楚國留下的功勳。


 


最後,是楚驕告訴我,謝將軍聽聞她喜歡吃葡萄,便將種在謝府的葡萄藤送給了她。


 


我遲鈍地眨了眨眼。


 


楚驕還在說:


 


「那葡萄可甜了,如今已經種在了咱們院子裡。


 


「母妃,我記得您也愛吃葡萄的。」


 


我牽扯著唇角,幾欲落淚:


 


「愛吃的。」


 


23


 


大楚六十四年。


 


楚清淮一生勞心勞力,終於還是病倒了。


 


他是一個好皇帝,亦是一位好夫君。


 


我與他二十九年夫妻,在他的呵護下,幾乎從未受過任何委屈。


 


我想我是幸福的。


 


楚清淮也問我:「明珠,這麼多年,你可幸福?」


 


我坐在他身邊,握著他的手:「皇上,承蒙您的寵愛,臣妾是幸福的。」


 


楚清淮笑了笑,眼睛看著我:「明珠,你還是這樣好看。」


 


我摸了摸眼角,惆悵道:「皇上不要取笑臣妾了。」


 


他伸出手,我了然地低頭靠近他。


 


他撫了撫我的臉,突然有些猶豫又有些希冀地開口:「明珠啊,我們這麼多年夫妻,我沒問過你,如今卻想問問,你……可有愛過我?」


 


我貼著他的手,溫柔蹭了蹭:「皇上,臣妾一直愛著你的。」


 


聽到我這樣說,楚清淮是歡喜的,連帶著精神都好了一些,與我闲聊半晌,回顧起往昔趣事。


 


最後,他陷入回憶:


 


「明珠,還記得第一次遇見你的時候,你躲在沈丞相的身後,父皇讓你喊我太子哥哥,那時候你那麼乖,聲音軟軟的,我好歡喜。」


 


我沉默地聽著。


 


他又道:「隻是後來,你就與謝家小子整日待在一起,見到我還會躲,便再也不會喊我太子哥哥。」


 


他嘆了一聲:


 


「明珠,今日你能不能再喊一次給我聽聽?我想聽。」


 


我不記得我這樣喊過楚清淮。


 


我隻記得,我這一輩子,隻親昵地喊過謝詔哥哥。


 


這樣的稱呼太遙遠了。


 


我當了幾十年的皇後,聽從母親的教導,一直盡職盡責。


 


對皇上,對子女,對萬民,對責任,全都問心無愧。


 


隻是歲月太短,總有一處不會盡善盡美。


 


我啊,仿佛用了一生,明白一個道理。


 


世上所有,都難周全, 如今也是。


 


我移開目光,直起身:「皇上, 您累了。」


 


楚清淮露出失望之色。


 


他苦笑一聲, 閉了眼,喃喃道:


 


「是啊, 我累了。」?


 


我輕柔地給他掖了掖被子,站起身子, 轉身將要離去。


 


快到門口, 楚清淮的聲音又響起:「謝詔還在邊關,等朕S後, 你便去找他吧。」


 


我停在那裡,手指扶著門扉用力,片刻又松開:「皇上, 您糊塗了,臣妾是您的皇後。」


 


謝老將軍番外:


 


詔兒與沈家女兒情投意合, 我和沈老頭看在眼裡愁在心裡。


 


兩個都是好孩子,隻是生錯了門第。


 


文武重臣,是斷不可能喜結良緣的。


 


沈老頭見到閨女整日喜笑顏開說不出棒打鴛鴦的話,我看著我家小子天天眉開眼笑的傻樣子,我也說不出口。


 


於是, 我和沈老頭一合計, 紛紛不要老臉地跑去找了先帝。


 


沈老頭為了他家閨女的幸福下了血本, 和先帝承諾到時衣錦還鄉。


 


我一看,嚯!我也不能落下太多, 於是我也說我該頤養天年了。


 


我才發現他的嘴角一片青紫,臉上也有受傷的痕跡。


 


「(君」這事也算是有了著落,我和沈老頭悠闲地喝起了酒, 私底下,連親家都叫上了。


 


沈家女兒好啊, 乖巧又孝順, 沈老頭是真會養閨女,不過所幸,詔兒也爭氣, 品性三觀也算是配得上,真可謂是天作之合。


 


我摸了摸胡子,美滋滋想了想退休後的天倫之樂。


 


然後後來, 事情不知怎的發生了變故。


 


先帝駕崩前, 頒發的最後一道聖旨竟然是欽點沈家女兒為新朝皇後。


 


當時消息一傳出來,我就知道壞了。


 


先帝何故變卦了?


 


直到封後大典那一日,我看到新帝看向沈家女兒的眼神, 克制卻並不清白。


 


心下瞬間了然。


 


人啊,真是越老看得越明白。


 


隻是,身在這朝堂, 太明白了並不是什麼好事。


 


我嘆口氣, 轉身時看到沈家老頭, 他和我一樣無奈,心裡門清兒了。


 


我們無言半晌,最後都隻說了句:「別讓他們知道。」


 


別讓他們知道, 他們的父親都曾為他們的姻緣做出過努力。


 


別讓他們知道,他們距離美滿僅差一步之遙。


 


天意比人為更容易接受。


 


若是與上位者心生間隙。


 


君臣不相安,天下必亡。


 


(完結)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