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1章

我的親生父母都活著,可是我卻沒有爸爸媽媽。


 


五歲那年,親生父母為了拼個兒子,把我送給了舅舅。


 


從那天起,親生父母說:「別叫我們爸媽,舅舅舅媽才是你爸媽。」


 


舅媽反駁:「你又不是我生的,瞎叫什麼。」


 


於是五歲的我,變成了沒有父母的孩子。


 


1


 


五歲生日這天,生父母收了五百塊,要將我送給一對生了傻兒子的夫婦。


 


好在舅舅連夜趕到,將我護在身後。


 

Advertisement


「我家兩個都是小子,三妹就給我當女兒吧。」


 


那時我還沒有大名。


 


跟村裡其他人家的第三個女兒一樣,喚作三妹。


 


後來,舅媽曾無數次跟我說:「要不是你舅舅,你就要嫁給那家的傻兒子了!」


 


「你長大一定要孝順你舅舅,曉得不?」


 


舅舅請村裡的老人給我取名:宋流珠。


 


他期盼我能成為流光溢彩的珍珠,可實際上我隻是平凡普通的卵石。


 


舅舅很好,可舅舅很忙。


 


他每天要開著脫米的拖拉機去各個村子裡給谷物脫殼。


 


早上五六點就走了,有時半夜八九點才回家。


 


舅媽很兇,總是板著一張臉。


 


大哥那會十三,正是叛逆期,基本不搭理我。


 


二哥比我大兩歲多,扯我頭發,拽我衣服,還往我被子裡放S老鼠……


 


我天天盼著下雨,這樣舅舅不會上工。


 


有他在,我才感覺那是家。


 


沒多久,舅舅送我去讀學前班。


 


舅媽臉拉得很長很長:「你帶回來給口飯吃就算了,還要費錢送她讀書,你是錢多得花不完哦?」


 


舅舅賠著笑臉:「村長說了,小孩都要讀,不然犯法的。」


 


舅媽依舊罵罵咧咧。


 


我絞著手一言不發,恨不得自己是個聾子。


 


舅舅低聲下氣:「好了嘛,別當著流珠的面說這些。」


 


舅媽狠狠白我一眼,進了廚房。


 


很快裡面傳來「砰砰砰」的聲響。


 


舅舅將我拉過去,溫聲細語:「你舅媽就是脾氣大,心不壞的。流珠你以後懂事點,多幫她幹點活。」


 


「她會喜歡你的。」


 


放學後,二哥跟一群小伙伴打彈珠打紙板。


 


我則飛奔回家割豬草。


 


你們不知道吧,現在賣十來塊一斤的水芹菜,那時田埂邊大片大片都是。ţù₅


 


豬都吃膩了。


 


割完豬草,我得幫著煮飯摘菜,等舅媽回來炒炒就能吃。


 


一到周末,我還要洗全家人的衣裳。


 


裝衣裳的桶,比我半個人都高。


 


那時田地裡有幹不完的活。


 


種紅薯、翻紅薯藤、種花生、收花生、插秧、拔草、打藥、雙搶……


 


舅舅成天在外面,這些活大部分就落在舅媽的身上。


 


她幹活回來累得半S,大哥叛逆頂嘴,二哥上房揭瓦。


 


如今想想,她的壞脾氣也理所應當。


 


小孩瞌睡大,很多時候舅舅回來,我都睡著了Ťũₔ。


 


早上一醒,我會摸摸枕頭下。


 


棒棒糖,華華丹,酸梅粉……


 


這是舅舅獨獨給我的寵愛。


 


這天我一摸,是空的。


 


正是失落,舅媽推門進來,她臉色沉沉舉起手裡的棒棒糖,問:「你哪來錢買的棒棒糖,你是不是偷東西?」


 


2


 


我抿著唇一言不發,她氣壞了。


 


「小時偷針,大來偷金。」


 


「我非要狠狠打你一回,讓你長長記性。」


 


她拿起牆角的竹葉掃把往我身上抽。


 


這時大哥吃好早飯要去上學了,他站在門口,變聲期的嗓子滿滿不耐煩:「你是啞巴嗎,那是爸給你的,你為什麼不說?」


 


那天晚上,我聽到舅媽低聲哭泣。


 


「我跟了你這麼多年,也不見你給我買點糖啊果啊的……你現在對她倒好。」


 


舅舅溫柔解釋:「我賺的錢不都在你手上,你要買我也從不說你……」


 


「那能一樣嗎!」


 


「好了,小聲一點,別讓孩子們聽笑話。」


 


隔壁聲音漸悄,舅舅輕輕推開我的門。


 


我哽咽道:「舅舅,你以後不要給我買零食了。」


 


他幫我把蚊帳攏了下:「大人吵架,跟你沒關系,你睡吧。」


 


後來,舅舅帶的零食就是雙份的。


 


我一份,舅媽一份。


 


二哥嗷嗷叫:「我也要。」


 


舅舅一巴掌拍上去:「你一個男娃吃麼子零嘴。」


 


舅媽陰陽怪氣:「我還是託外甥女的福,要不然沒這待遇。」


 


但她叼著棒棒糖在婆娘們中就換了面孔。


 


喜笑顏開道:「我家新城還把我當細妹子,天天給我買糖吃,你們說他是不是浪費錢。」


 


一年多後,生母總算如願以償,生了個男孩。


 


舅舅舅媽帶我去吃滿月酒。


 


生母家的東西幾乎被計生辦的人搬空了,椅子都是找鄰居家借的。


 


但她滿臉喜氣:「總算生了個兒子,看誰還敢在背後嚼我舌根。」


 


表弟已經取了名,叫張偉。


 


他又黃又黑,臉上還有很多絨毛,活像是一隻猴崽子。


 


我不懂,為什麼還被誇可愛。


 


我幾乎本能地叫了一聲媽媽。


 


生母的笑容馬上凝在臉上:「別亂叫,現在舅舅舅媽才是你爸媽,曉得不?」


 


舅媽皮笑肉不笑:「她又不是從我肚子裡爬出來的,也別喊我媽。」


 


所以,到底誰才是我爸媽?


 


最後是舅舅拍拍我的背:「找你姐姐們玩去吧。」


 


客人們都被招待甜酒雞蛋。


 


他們碗裡都臥著兩個雞蛋。


 


我的碗裡,隻有稀拉拉的糖水。


 


如從小到大的無數次一樣,生母道:「家裡雞蛋不夠,再說小孩子吃太多雞蛋不好。」


 


「廚房灶上火快滅了,你快去幫著燒一把。」


 


3


 


我當時覺得哪裡不對,卻又說不上來。


 


小小的我,還不知如何去反抗父母這樣的權威。


 


後來是舅媽到廚房將被火烤得滿頭大汗的我拎起來。


 


她揪著我耳朵:「特意給你買的新衣服,你跑到這裡玩火!」


 


「來做客都不老實!」


 


她嗓門很大,生母很快被吸引過來。


 


她面色尷尬:「是我讓三妹燒火的。」


 


舅媽松開我,面色淡淡的:「哦,那好嘛,她是你女兒,以後還是留下給你燒火。」


 


生母臉色微變,趕緊道:「我就是讓她搭把手,都已經送給你們的姑娘,哪有要回來的道理。」


 


兩人你來我往,將我像物品一樣推脫。


 


最後生父來了。


 


他拉長臉:「嫂子要是不收,我還是把她送到張麻子家去。」


 


「還能收五百塊錢,正好給小偉買奶粉喝。」


 


回去路上,舅媽一直在說我:


 


「到底還是親生的,不給蛋吃也願意給他們幹活。」


 


「你再乖有麼子用,他們還不是像丟垃圾一樣把你丟了。」


 


「三個女兒,獨獨不要你,嘖嘖……」


 


……


 


我坐在自行車前槓,夏日的熱風兜頭往我眼裡鑽。


 


弄得我眼睛又酸又澀。


 


從那天後,我有舅舅舅媽,有姑姑姑父。


 


卻獨獨,沒有了爸爸媽媽。


 


舅媽平時倒也還好,隻是每到開學時,她脾氣就格外暴躁。


 


那會義務教育已經普及,可讀書還是要交錢的。


 


三個孩子一起讀,對於農村的父母來說,壓力巨大。


 


舅舅總要花點時間,說服她繼續讓我讀下去。


 


每到暑假,生父母會邀請我去住一段時間。


 


我想拒絕,舅舅會說:「他們畢竟是你爸媽,也是想你才喊你回去。」


 


生父母家隻有一個三葉吊扇,夏天天熱。


 


一大家子便把涼席鋪在水泥地面睡。


 


我睡在最外邊的角落,幾乎感受不到風,隻能聞到滿屋子的汗臭味。


 


他們也並非想我。


 


是暑假雙搶家裡活多,抓我回去幫忙。


 


對外卻還要做面子:「三妹是客,不能讓她下地幹活的。」


 


的確是不用去田裡收稻子。


 


我得在家洗衣服,做飯,喂豬,曬谷子。


 


雙搶結束,他們又忙不迭把我送回去:「不能住太久,不然你爸媽要寒心。」


 


每次回去,舅媽都要陰陽我至少半個月。


 


日子倏忽而過,小學四年級的暑假,大哥中專畢業,去廠裡上班了。


 


地裡的稻子已經金黃色,垂下了重重的頭顱。


 


生母一大早騎著自行車來了。


 


「三妹放暑假了,我接她去我那邊玩幾天。」


 


4


 


舅媽拉著臉不說話,舅舅笑了笑:「那流珠你去收拾幾件衣服吧。」


 


生母笑呵呵的:「不收拾也沒事,她兩個姐姐都有衣服。」


 


趁著舅舅舅媽不在,生母拉著我的手低聲道:「你留在舅舅這,不得讓你下地?跟我回去,不用曬太陽多好。」


 


舅媽端著涼茶從廚房出來,看到了這一幕。


 


我甩開了生母的手,大聲道:「我不想去。大哥上班去了,家裡人手不夠,我今年要留下來幫忙。」


 


「你這孩子,怎麼不識好歹。」生母說著伸手緊緊抓住我,「我還能害了你!」


 


舅媽快步上前,一把扯過我:「流珠不想去就別勉強,放寒假時再去你那玩吧。」


 


這年暑假,我陪著舅媽收稻子。


 


村裡人都打趣:「喲,頭一回看到流珠下田!」


 


舅媽大嗓門:「養她幾年,幫我幹點活不是應該的嘛!」


 


從那以後,我暑假沒有再回過生父母的家。


 


舅媽縱使對我沒什麼笑意,可每到過年,都會為我添一身新衣。


 


不像生父母,那五年,我從來都是穿兩個姐姐剩下的。


 


小褲破了好幾個洞,都不給我換新的。


 


誰好誰壞,我還是分得出來。


 


我小學畢業那年,二哥考上了一中。


 


大哥打了兩千塊回來,說是給二哥當學費。


 


他在廠裡工作辛苦,工資也不高,兩千塊不是小錢了。


 


那年他滿了二十,舅媽開始著急給他娶媳婦。


 


大哥總說不急。


 


夜深人靜,舅媽跟舅舅哭訴:「家裡要啥沒啥,還有兩個讀書的,哪有姑娘看得上,他該不會打一輩子光棍吧。」


 


舅舅寬慰她:「還小嘛,我不是也二十三才跟你結婚。」


 


「小什麼小,他同學現在孩子都兩個了。」


 


二哥高中是寄宿。


 


他長大後,性子穩重了些。


 


那會非主流正流行。


 


每到放學,校門口總是有那麼一群染著黃頭發,耳朵上全是耳釘,眼圈黑漆漆的男男女女。


 


我一般都繞著走。


 


但十一前最後一天,我打掃衛生走得晚,領頭的女孩攔住我。


 


她嚼著口香糖,拽著我頭發,問:「有沒有錢?」


 


我使勁搖頭。


 


「那把你這辮子剪了吧,也能換點錢。」


 


她拖著我往旁邊的理發店走,就在這時,一道洪亮的嗓門響起:「你們幹嘛呢!」


 


5


 


二哥騎著自行車,風馳電掣而來,一個腳剎,在我面前停下。


 


泥巴地揚起一層灰。


 


他很兇:「還不松開我妹?」


 


回去的路上他一直訓我:「你反抗呀,你喊啊踢啊打啊,別任由她們欺負……」


 


訓到一半,他又嘆口氣:「算了,還是別反抗,辮子還能再長,人比較重要。」


 


第二天他帶我去找他初中同學。


 


一個胖胖的,滿是紋身的黃毛。


 


也經常在我們學校門口活動。


 


從那天開始,哪怕我從她們面前過,也沒人攔我。


 


到了初三,婆娘們開始議論我了:


 


「流珠初中快畢業了吧。」


 


「你舅舅舅媽這幾年養大你不容易,到時候要孝順他們曉得不?」


 


她們也會跟舅媽說:


 


「流珠長得漂亮,性子又乖巧。明年就能出去賺錢,到時候你老大彩禮錢不就有了?」


 


舅媽大聲道:「這些年我沒虧待過她,孝順我們也是應該的!」


 


小學時,舅舅上門打米的生意很好。


 


可現在好多村裡都有電動打米機,村民們會自己用三輪車拖著稻子去打米。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