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字體大小: - 18 +

  “他不是不信我,他是不信權力。”楚錦瑤說著進了門,抬頭一看,頓時怔住,“殿下,你怎麼回來了?”


  秦沂正在東次間看書,聽到動靜,他放下書朝外走來。仿佛是往日的情形顛倒,楚錦瑤數不清多少次到門口迎接秦沂,卻很少有秦沂比她先回來的時候。


  看到太子,玲瓏幾個丫鬟麻利地給楚錦瑤卸下外面的重衣裳,然後就低著頭退下。楚錦瑤隨著秦沂坐到東次間,秦沂問:“聽小林子說你去坤寧宮了。怎麼樣?”


  楚錦瑤搖頭,秦沂對這個結果一點都不意外,他隨意一笑,安慰楚錦瑤:“別太在意了,你盡力就好。”


  楚錦瑤如何不知道盡人事聽天命的道理,可是大道理之所以為大道理,就是因為人人都會說,卻未必有幾個人能做到。


  楚錦瑤接觸到他平靜無瀾的眼神,心裡不知為何感到不痛快。誰也不是生下來就有一副鐵打的心腸,秦沂變成如今這種薄情冷靜的模樣,恐怕皇帝居功甚偉。


  楚錦瑤說話的語氣不由溫軟下來:“殿下,既然你回來了,為什麼不去坤寧宮看?”


  “我去了,情況隻會更糟。”秦沂說這句話時非常冷靜,早在他下令拒絕瓦剌議和的時候,或者更早,在他監國的時候,他就已經預料到這一天。


  自古君王皆薄幸,最是無情帝王家。每朝每代的太子都逃不掉被猜忌的下場,他也一樣。淑妃的局中有許多破綻,可是正如楚錦瑤所說,一個人隻會看到自己想看的,不然,即便楚錦瑤和秦沂將這些擺帶皇帝眼皮底下,他也會視而不見。


  到現在,已經不是小齊後之死的問題了,這是皇帝更願意相信秦沂還是肅王的問題。


  秦沂不甚在意,他反而非常小心地看著楚錦瑤的肚子:“你的肚子越來越大了,雖然四個月到八個月比較穩,但是也不能操勞太過。他們願意怎麼樣就怎麼樣吧,你隻管安心養胎,不用管他們。”


  楚錦瑤也覺得煩,她隻是有些遺憾,放宮女出宮這件事,看來隻能暫時放下了。楚錦瑤正打算和秦沂說什麼,突然神情一怔,隨即就驚喜地對秦沂說:“快來,他又動了!”


  秦沂也精神一整,自從進入正月,胎動越來越明顯,秦沂早就聽楚錦瑤說過孩子會踢她,但是因為政事忙,一直無緣得見,直到正月諸事落定,胎動也日益頻繁,秦沂才親手摸到胎動。


  秦沂第一次觸碰到胎動時深感奇妙,到現在,他再一次將手放在楚錦瑤的肚子上,依然覺得不可思議,這裡面便有一個融合了他和楚錦瑤血脈的孩子,再有三個月,他就能出來了。


  這個孩子似乎感覺到父母情緒不高,現在正努力彰顯自己的存在感。楚錦瑤輕輕笑了起來:“你也聽到了是不是?又在怪罪我們疏忽了你。等你出來的時候,京城正好是春暖花開的季節,到時候娘親帶你去看桃花,你一定喜歡。”


  秦沂不知不覺也放柔了神色,是啊,等春天的時候,他最珍貴的禮物,就要降臨了。

Advertisement


  .


  乾清宮裡,皇帝對著金雕玉砌的宮殿,頭一次覺得這帝寢空蕩蕩的。


  明明隻過去幾個月,而皇帝卻深刻地覺得自己蒼老下來。


  這種感覺在他看到前來奏事的六部尚書時,越發明顯。


  如今的六部骨架都是戰時由秦沂提拔起來的,整個朝堂說是大換血也不為過。皇帝熟悉的面孔,竟然一個也看不到了。


  若皇帝肯再往深想一想,就能想到,他熟悉的面孔之所以再也看不到,是因為這些高官都死在宣府事變。


  可是皇帝隻是感慨,並不深思,他叫來禮部的官員,說出自己的想法:“皇後她陪了朕十五年,還替朕生下一兒一女,她比朕小了那麼多,卻早早的就走了。朕沒能趕回來見她最後一面,隻能在後事上加倍補償她。皇後的喪儀,要好生操辦。”


  禮部尚書和自己的副手侍郎對視一眼,都露出為難之色。禮部尚書上前一步,拱手問:“陛下,您說的大辦,是指比照什麼規格?”


  皇帝簡直覺得這個問題莫名其妙:“至少不能比文孝的差。她們倆是同胞姐妹,沒什麼先後之分,比照文孝當初的規格就是了。”


  禮部尚書越發為難,先不說小齊後作為繼後,喪禮規格和長姐兼元後齊平合不合禮法,就隻說建興八年和現在的國力情況,就不能同日而語啊。


  建興八年,天下承平,國庫豐盈,文孝皇後作為皇長子的母親,後事風光大辦沒有任何問題,可是現在呢?小齊後犯了眾臣的忌諱,間接害死許多人,整個國都差點撐不過來。如今百廢待興,京城剛剛重建完,正是需要修生養息的時候,卻將國庫大部分的錢花在給小齊後辦葬禮上?


  別說內閣和戶部能不能同意,便是禮部尚書這個主管祭祀國典的專職禮官,都不會願意這種事。


  禮部尚書沉默,無聲地表態。皇帝看到這裡,十分驚訝。他是堂堂天子,現在隻是想讓陪伴了自己多年,如今還死的不明不白的妻子有一場體面的葬禮,這都不行嗎?


  皇帝的臉也拉了下來。


  好在僵持了沒多久,太監稟報肅王來了。禮部尚書借機告退,出門時,禮部尚書看到肅王,站住身對肅王行禮:“肅王殿下。”


  “尚書不必多禮。”


  皇帝還在裡面,這不是一個寒暄的場合,兩方人短暫地問候過後,就彼此別過。錯身而過時,禮部尚書看到一個穿著青衫的單薄儒士,他的模樣和進京趕考的書生別無二致,可是能出現在這種地方,便注定他不會是一個普通書生。


  禮部尚書並沒有在這個人身上投注多少注意,這個時候,他還隻是把這個青衫書生當成一個普通的近臣罷了,天子也是人嘛,總是有偏好和親疏的。


  肅王和方濮存走到內殿,躬身行禮:“參見皇上。”


  皇帝終於見到一個熟悉的面孔,他親切地對方濮存說:“你在京城,住的還習慣嗎?”


  皇帝從瓦剌回來,自然把大功臣方濮存也帶出來了。皇帝牢牢記得那段時間,議和使臣故意拖延時間,瓦剌人的態度越來越惡劣,是方濮存左右周旋,一力把他救出來的。現在看到方濮存,皇帝心裡說不出的親切。


  “稟陛下,臣一切都好。”


  肅王關切地問:“父皇,您在瓦剌受寒,回來後可召太醫看過了?”


  平安脈當然早就請過了,皇帝身體沒什麼大礙,但是因為這一冬天擔驚受怕,以及塞外的寒冬不比宮中處處燒著地龍,所以皇帝不免損耗身體,底子有些虛。皇帝這幾日天天喝藥,聽到肅王的問候,皇帝心頭湧上熱流,眼神也變得和藹起來:“太醫來過了,說來說去就是那一套。反倒是你,一直記掛著朕的身體,有心了。”


  肅王不遠千裡親自護送皇帝回京,皇帝如今對這個兒子刮目相看。秦沂是太子,天然吸引著眾多目光,走到哪裡都光芒萬丈,而三皇子是小齊後的兒子,有小齊後幫襯,皇帝也偏疼幼子幾分,所以身為二兒子的肅王是最受疏忽的。皇帝也是現在才發現,原來二兒子長得英武挺拔,儀表堂堂,尤其難得的是,極為純孝。


  肅王低著頭謙辭:“父皇謬贊了,兒臣無甚才能,胸無大志,所求不過是安穩度過這一生罷了。為父親盡孝是兒臣的本分,兒臣不過關心父親的身體,做些瑣碎的小事,論起孝心,怎麼能比得上為父親分憂的皇兄呢。”


  皇帝臉色不覺冷下來,他想起來,自他回來,秦沂似乎還沒主動來請過安。上次秦沂是隨著一大幫臣子,敷衍又官方地問了問,便繼續去文華殿處理政務了。而且,皇帝慢慢發現一件事,秦沂不肯叫小齊後為母親,其實也沒叫過他父親。無論公開還是私下,秦沂總是叫他“陛下”。


  肅王仿佛沒有察覺到皇帝的臉色,依然一臉恭謙地站著。方濮存看了看,說:“陛下,你如今身體欠佳,正是需要子女侍疾的時候,但是太子忙於政事,恐怕抽不出多少時間。”


  肅王立刻上前一步,行禮道:“兒臣願意侍奉父皇,為父皇分憂。”


  皇帝想了想,說:“你畢竟已經有家室了,長時間把王妃留在慶陽也不成樣子。這樣吧,等過幾天天氣轉暖,讓肅王妃也一同過來吧。”


  肅王大喜,躬身行禮道:“謝父皇。”


  皇帝繼續和方濮存說話,肅王等了一會,借機告辭。離開前,方濮存和肅王的眼神飛快地對上,又狀若無事地移開。


  成年的皇子不得留在京城,肅王身為男子,無論是會封地還是回京城都方便的多,但如果皇帝讓肅王妃也搬回京城,那意味就不一樣了。


  女眷也在,至少說明皇帝有意讓肅王長留京城,一時半會,是不用走的。


  父子猜忌,竟然已經到了不需要掩飾的地步。

熱門推薦

佛子他撥亂反正

佛子他撥亂反正

"爸媽離婚,妹妹鬧著選拿走全部財產的媽媽,而淨身出戶的爸爸領走了我。 後來,妹妹恨媽媽逼她聯姻,恨佛子冷清無欲。 她一氣之下,出軌了她那私奔未成的小混混。 私情暴露後,她被佛子囚禁致死。 而爸爸東山再起,一舉成為首富,我則成了人人豔美的首富千金,最終還嫁給了戀愛腦的京圈太子爺。 再次睜眼,妹妹一把抓住了爸爸的手,笑容猖狂。 「這一世,換我來當那首富千金!」 我笑了。 比起在後媽手裡討生活,還要我出謀劃策才能當上首富的爸爸。 我可太喜歡一心為女兒謀劃的媽媽了!"

現代言情

晚風不遲

晚風不遲

"學霸男友總愛管著我,我受不了提出分手。 他竟然主動拋棄我,換了座位。 沒了他的管束,我每天和最後一名的大帥哥同桌樂呵呵的。 有天不知道他抽什麼風,把我堵在學校門口,鉗住我下巴質問。 「給我戴綠帽子戴得起勁嗎?」 「我們已經分手了!」 我皺著眉,義正詞嚴地提醒他。 他眼裡露出一絲狡黠,冷哼一聲。 「我同意了嗎?」"

現代言情

姐姐的小狗

姐姐的小狗

"我有個小男友,長得漂亮,性格乖得像小狗。 可準備求婚前,我卻無意瞧見他在宴會上一身西裝,面色冷峻。 周圍人都奉承喊他,京圈太子爺。"

現代言情

第二次日出

第二次日出

"我是個小胖子,我不想活了。 於是我花重金去了三亞,跳海。 在我臨近窒息的那一剎那,身體裡突然擠進了一個陌生的靈魂。 愣是操控著我沉重的軀體遊回去了。 吐出一大口水後,我聽到腦海裡傳來一聲低啞的:「我操。」"

奇幻玄幻